書名:梅迪奇效應 The Medici Effect
作著:Frans Johansson
出版社:商周

自己本來就是喜歡天馬行空想點子的人,再次在桃園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時,毫不遲疑便把它借了回來。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它剛上市的時候,那時為了省錢並沒有把它買下來,而是在書局快速把它看過。但這次,終於可以花時間好好地再次品味它。
這本書主要在說明何謂『異場域碰撞點』與『梅迪奇效應』,以及如何讓創新發明者在異場域碰撞點想出好點子,並說明什麼樣的人會有比較少的聯想障礙,這些對於喜歡創新點子的人而言,本書提供了很好好的方法、觀念以及該如何去實行,以及實行時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。

"實現構想"是這本書的第三章,也是自己覺得最為重要的一個章節,為什麼呢?因為大部分喜歡想點子的人,都僅止於想,並沒有實際去行動,或者在實現某一個點子時,又發現了自己覺得比較好的點子而停止行動,那這跟沒有這個點子是一樣的,所以,有好點子的朋友,請讓點子不再只是點子。
底下是這本書的書摘,如果你有興趣,或者你也是喜歡想點子的創意者,一定不要錯過哦。

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,發現了了解猴子心思的方法;一位大廚混合意想不到的食材,如海膽和棒棒糖,徹底改變了烹飪專家的天地;一位工程師利用螞蟻的獵食行為,想出了監視戰區的無人空中載具(unmanned aerial vehicle)模型。這些開路先鋒有一些共同的地方,他們的發現不但都具有突破性,而且他們到了一個相同的地方找到重大發現,根據作者約翰森(Frans Johansson)的說法,這些善於創新發明的人都進入了「異場域碰撞的交會點」,在那裡找到新構想,改變了世界,這個交會點就是不同領域和文化的構想交流與激盪,最後引發傑出新發現爆炸的地方。

  約翰森把交會點所發生的新構想層出不窮現象,稱為「梅迪奇效應」(Medici effect)──這個名詞源自在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,經營銀行業的梅迪奇家族,他們架構了一個有利各種活動進行的平台,促成創意勃發的現象。他在這本令人神往的書裡,說明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交會點,把我們找到的構想變成突破性的創新。約翰森認為,有三種動力──人口流動、科學學門整合以及電腦計算能力的躍進──使我們所能碰到的交會點數量和型態日益增多。

  本書運用了很多鮮活的故事,說明像企業、科學、藝術與政治之類差異極大的領域如何交會,故事中的人物包括獨力創造與教授第一種印地安文字的人,到通力合作,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破解德國「謎團」密碼(Enigma code)的小組,看了這本書,你會學到:
※如何打破聯想障礙,用新的方式看問題
※如何用偶然卻又刻意的方法,結合不同的觀念
※如何避開熟悉的人際關係網路,踏進未知的領域
※熬過失敗,實現跨領域構想

  你從搖滾樂、昆蟲行為、外國商業習慣和隕石型態中,可以學到什麼?除非你進入異場域碰撞的交會點去看,否則你絕對不會知道,進入這個交會點之後,你可能發現可以改變世界的構想。


如果你也有新點子,而且不介意找人討論,歡迎隨時留言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r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